素食文化 分类
素味的地理坐标—银川发布日期:2025-08-28 浏览次数:

银川,这座被黄河滋养的 “塞上湖城”,素食文化恰似贺兰山的霞光 —— 既有西夏王朝的游牧素馔遗风,又藏着回族饮食的 “清、净、鲜”,更在湖城的温润里,长出 “杂粮为基、菌菇为鲜” 的独特素味。从西夏王陵的谷物素食,到如今街头的素馓子、素粉汤,银川的素食始终扎根塞上食材,将西北饮食的 “豪爽” 与湖城的 “温润” 结合,成为塞上味觉记忆里的别样风景。

 

西夏遗风:王朝素馔里的塞上味道

银川作为西夏王朝的都城,其素食文化可追溯至西夏时期。从西夏文献《番汉合时掌中珠》中,能找到 “麦、粟、豆、菜” 等素食材的记载,当时的西夏人以谷物、蔬菜为主食,烹饪上讲究 “简便实在、饱腹暖身”,这份遗风至今仍留在银川的传统素味中。

 

银川老字号 “西夏素斋”,便以还原西夏素馔为特色,“西夏粟米羹” 是招牌之一。选用银川本地种植的粟米(小米),提前用清水浸泡 2 小时,熬煮至浓稠,加入切碎的胡萝卜丁、土豆丁、香菇丁,再放少许盐提鲜,煮至食材软烂即可。粟米羹入口绵密,带着谷物的香甜与蔬菜的清爽,既能饱腹又能暖身,是西夏时期 “粟米素馔” 的现代延续。还有 “西夏素饼”,用麦粉、豆粉按 3:1 的比例和面,加入少许盐与葱花,擀成薄饼后烙至两面金黄,外皮酥脆,内里松软,咬一口满是麦香与豆香,是西夏人日常食用的素馔,如今搭配一碗素粉汤,仍是银川人喜爱的家常套餐。

 

回族素味:清净饮食里的鲜醇烟火

银川的素食深受回族饮食文化影响,讲究 “洁净、新鲜”,食材多选用本地的杂粮、蔬菜、菌菇,烹饪上偏爱 “煮、炖、炸”,味道以 “鲜、香、淡” 为主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素味。

 

“素粉汤” 是银川回族素味的代表,也是银川人 “过早” 的热门选择。素粉汤的汤底用黄豆芽、香菇、木耳、豆腐丝、海带丝慢炖 4 小时,加入酱油、盐、胡椒粉调味,汤汁清亮鲜香。粉是银川本地的土豆粉,煮软后加入汤底,再放入青菜、豆腐泡,出锅前淋上一勺香油,撒上葱花、香菜,有的人家还会加入少许醋提鲜。一碗素粉汤,粉滑汤鲜,蔬菜清爽,暖胃又暖心,搭配一根 “素馓子”,将馓子掰碎放入汤中,酥脆吸汤,是银川人最经典的早餐搭配。在银川的南关清真大寺周边、老城区的巷弄里,“马记素粉汤”“王记粉汤” 等回族老字号摊位,每天清晨都挤满食客,摊主用大铁锅熬着汤,香气弥漫整条街。

 

“素馓子” 是银川回族传统素点,也是节庆时的必备美食。素馓子用面粉、清油、盐和面,醒面后搓成细条,绕在手上抻成更长的条,放入热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即可。炸好的素馓子色泽金黄,口感酥脆,带着麦香与油香,可直接当零食吃,也可泡入素粉汤、素粥中食用。每逢开斋节、古尔邦节,银川的回族人家都会炸制素馓子,互相赠送,寓意 “吉祥如意”。在银川的菜市场里,总能看到卖素馓子的摊位,摊主们熟练地抻着面、炸着馓子,金黄的馓子堆成小山,十分诱人。

 

“素烩小吃” 是银川回族素味的 “硬菜”,常用于家庭聚餐或节庆宴席。素烩小吃的食材丰富,有土豆粉、豆腐丝、面筋、香菇、木耳、青菜、豆腐泡等,将所有食材焯水后,放入用黄豆芽、香菇熬制的素高汤中,加入酱油、盐、胡椒粉调味,慢炖 10 分钟即可。这道菜汤汁浓郁,食材软烂入味,每一口都能尝到不同食材的鲜美,既实惠又好吃,是银川回族人家招待宾客的常用素馔。

 

湖城新味:传统素味的现代焕新

如今的银川,素食文化在传承回族素味与西夏素馔的同时,也在不断创新,新派素食餐厅与老字号素味摊相互映衬,让塞上素味更加丰富多元。

 

老字号 “银川素春斋”(回族素食老号)近年来推出 “新派回族素味”,“素手抓” 堪称创新典范。素手抓用黄豆蛋白压制塑形,制成类似 “手抓肉” 的块状,先用酱油、八角、桂皮、香叶调制的卤汁浸泡 3 小时,再入蒸锅蒸 20 分钟,切片后色泽红亮,口感柔韧有嚼劲,搭配用醋、蒜泥调制的蘸料,竟有几分回族 “手抓肉” 的风味,却多了植物的清爽。素春斋还在店内设置了 “回族素味文化墙”,通过老照片、老食谱,讲述回族素味的历史,让食客在品尝美食时,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。

 

新派素食餐厅 “塞上素居” 则主打 “湖城食材 + 创意素食”,将银川的湖鲜(如莲藕、莲子)与塞上杂粮结合。招牌菜 “阅海莲藕素汤”,选用银川阅海湖的莲藕,切成大块,与香菇、莲子、百合一同慢炖 2 小时,藕块粉糯香甜,汤汁浓稠,带着莲藕的自然清甜,完美复刻了银川人喜爱的 “莲藕肉汤” 的口感,却多了一份清爽。还有 “塞上杂粮素堡”,用燕麦、藜麦、小米制成汉堡胚,夹入素鸡片、生菜、番茄,搭配用银川本地辣椒酱调制的酱料,口感丰富,健康又美味,深受年轻食客喜爱。餐厅的环境也极具塞上特色,木质桌椅搭配贺兰山、阅海湖的装饰画,让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感受 “塞上湖城” 的风光。

 

银川还会在传统节日举办 “素食文化节”,如开斋节期间的 “素味市集”,在银川市民大厅、阅海公园等场地,摊主们展示素粉汤、素馓子、西夏素饼等传统素味,还有新派素食如素汉堡、素寿司等。市集上还会邀请回族老厨师现场演示素馓子、素烩小吃的制作,教市民做回族素味,让银川的素味文化在互动中传承下去。

 

银川的素味记忆,是西夏王陵旁的粟米羹香,是南关清真大寺周边的素粉汤烟火,是阅海湖边的莲藕素汤清甜,更是塞上文化与湖城风情交织的独特滋味。它扎根在黄河与贺兰山的怀抱里,融入银川人的日常饮食,成为这座塞上湖城味觉版图里,温暖又独特的一笔。